星期五, 7月 29, 2005

國中部編本數學大勝? 老師:是怕麻煩
老師憂心》國中基測走向 會受影響嗎?
這一段很有意思:
台北市五常國中數學老師謝新傳說,數學部編本呆板、太多演算題。民編本在活動設計、情境的鋪陳、教學歷程等都很用心,可是部編本國中數學,似乎又走回舊路,不夠活潑、活動少,只是一些計算性教材,沒有新意

謝新傳說,多數學校還是選擇部編本,多少與「反正有教育部背書」想法有關,因為萬一家長抱怨,就可以要教育部負責

部編本的國中數學教科書受歡迎,數學老師開始擔心,未來國中基測走向可能也會受到影響。
台北市五常國中數學老師謝新傳說,部編本國中數學編輯呆板,民間版本為搶市場,可能會跟著改。課本如果很死板,考驗老師增加習作的功力,更可能造成學生為了要多練習數學題,只好多買參考書、多上補習班等


書商動作》康軒前進幼教 有些轉戰大陸
各家書商抒發這次選書結果的感想。


少年數學賽 兩岸實力懸殊
這則新聞把台灣學生數學能力不佳歸諸於「九年一貫」!
但是卻對於中國的菁英政策鮮少討論。

星期四, 7月 28, 2005

部編本教科書 數學大勝 自然大敗
即將上市的部編本國中小數學、國中自然教科書,第一次面對市場考驗,剛定案的各校教科書選書結果,部編本數學大受歡迎,近半數學校採用,但選用部編本自然科的僅約3%。

教育部4年前推出九年一貫新課程,同時廢除部編本教科書、開放民編教科書,但4年來學校、家長抱怨不斷,教育部於是決定從94學年起先推出部編國一、小一數學及國一自然教科書。

上周五各校完成選書議價,兩科部編本評價懸殊。

根據翰林、康軒等出版商及全國教科書聯合議價小組的市調,部編版國一數學市場占有率在5成以上,其次是南一、康軒、翰林出的教科書;小一數學部編本約占4成,其次是康軒、南一、翰林;但國一自然部編本市占率只有近3%,遠不及康軒、南一、翰林。主因是將地球科學放在國一教,與學校師資、配課等實務難配合。

部編本數學科編輯委員會召集人、吳鳳技術學院校長鄭國順指出,部編本的編輯委員會涵蓋國中小老師、大學教授及教育專家,國小部分著重彌補建構式數學的漏洞,計算、理解能力兩者兼顧,小二就要開始接觸九九乘法,小三要熟背,小六畢業前則要熟練分數四則運算。

鄭國順指出,部編本國小數學由中研院院士林長壽主編,除了從生活情境出發,課文也儘量接近小學生的口語,不會像之前某些建構式數學課本,讓家長看不懂,無從教孩子,只能向補習班求助。


至於國中數學,部編本考量到國小、高中數學的銜接問題,以國一數學上冊為例,前兩章都在補強分數四則運算等現在小六生不足的能力,所以這屆國一新生未來國三時,不用像今年高一生還要補救教學32個小時,家長大可放心。


自然不受青睞 教部:過渡期
自然科召集人 批翰林承銷不力
面對學者批評 翰林不予置評
國中小教科書 增頁又降價

星期三, 7月 27, 2005

小五、六數學補強教材 網上公布
台大數學系網頁:九年一貫數學銜接補強更新消息

銜接Q&A:
九年一貫數學領域銜接補強Q & A
教育部數學領域銜接補強小組 94/2/17
Q:「九年一貫數學領域正式綱要」從什麼時候開始實施?
A:從94學年度一年級及七年級開始逐年實施。

Q:哪些學生會產生銜接問題?
A:93學年度一至六年級的學生,在國小階段使用依「暫行綱要」編定的教科書,但在國中階段將使用依「正式綱要」編定的教科書,這些學生都會有銜接問題。

Q:怎樣解決銜接問題?
A:對面臨銜接問題的各屆學生,分別進行三年的銜接補強。94及95年進入七年級的學生,進行補強的時機是在五、六、七年級;96~99年進入七年級的學生,則是在四、五、六年級進行銜接補強。
 
Q:每學期的銜接補強,需要多少時間?怎樣安排?
A:?銜接補強期間,由「彈性學習節數」安排15節,進行數學補強教學活動,本部每學期都會發文,提醒學校作相關之安排。
?94年進入七年級的學生,因為實施補強的時間較為倉促,所以在六下學期末,增加六升七的密集補強活動,份量亦約為15節,也就是說這一屆學生在六下,增加約30節的補強。
 
Q:銜接補強為什麼不集中在一年完成?
A:?主要是以學生學習為出發點考量。學生的學習需循序漸進,新觀念要時間熟悉,才能逐漸內化吸收。若是一下子增加太多題材,反而會帶給學生挫折感,扼殺其興趣,所以採取微調的方式,分三年完成。
?政策的推動,從計畫到實行常常有時間的落差,銜接補強時間拉長的一個好處,是可以不斷檢驗實施的情況,萬一有學校比較慢啟動,依然有機會在後來的銜接補強期間,迎頭趕上,以達到沒有學生被遺漏的目標。
?為了讓銜接補強教材與學生的學習作更好的結合,銜接補強教材依不同教科書版本,不同學生背景,作不同的設計,因此整個工作量十分龐大。分年實施,將工作適當分割,才有時間及餘力仔細掌握所有環節,作妥善的處理。
 
Q:銜接補強教材怎樣產生?每個版本的課本單元都不一樣,各屆學生的背景也都不同,要如何因應?
A:?本部成立數學領域銜接補強小組,規劃及負責各屆的銜接補強事宜。
?為了讓老師教學及學生的學習更有效,銜接補強教材依每一版本的教科書,分別設計。同時為了因應各屆學生背景的不同,不同屆的銜接補強教材也不同,一共分為94年進入國中,95年進入國中,及96?99年進入國中三種進程。以六上的銜接補強為例,有5家出版社,三屆不同的規劃,所以光是六上,就將產生15套的銜接補強教材。
?銜接補強教材的製作,是由銜接補強小組依各版本該學期的教科書內容,先提出規劃建議,由出版社依據此規劃建議,設計銜接補強教材的初稿,之後交給銜接補強小組審查、討論並提供意見,經多次來回修改及協調討論後,再確認完成。
 
Q:哪裡可以找到各版本的銜接補強教材?
A:?所有數學銜接補強的消息,包括整體規劃,各屆銜接補強細節以及各版本的銜接補強教材內容,都會公布在銜接補強網站(http://www.math.ntu.edu.tw/edu/)。教育部國教司(http://www.edu.tw/EDU_WEB/Web/EJE/home.htm)及教育部國教專業社群網( http://teach.eje.edu.tw/)都設有連結到這個網站。
?92學年度五下各版本的銜接補強教材,僅公布在銜接補強網站。93學年度四、五、六年級各版本的銜接補強教材,則採附錄的方式,外加於教科書版權頁的後面,同時也公布在銜接補強網站。94學年度四年級及七年級的補強教材,將融入教科書,但五、六年級的銜接補強教材,依然維持外加的方式。到了95學年度,五、六年級的銜接補強教材,也將融入教科書。外加的銜接補強教材,都會公布在銜接補強網站,但融入教科書後,就不再上網公布。
 
Q:為什麼不一開始就將銜接補強教材融入教科書,或94學年度全部的銜接補強教材都融入教科書?
A:前兩屆學生的五、六年級銜接補強教材,都只使用一年,如果採融入方式,將作太多變動。銜接補強教材融入教科書,牽涉到相關規定的修改、出版社的協調和國立編譯館的審查作業,各單位的溝通協調一直到93年底才完成,並於94年1月25日正式發文給出版社及相關單位。由於時間的限制,所以決定94學年度只將四年級的銜接補強教材融入課本,95學年度再融入五、六年級的銜接補強教材。

Q:銜接補強教材融入教科書後,是否依然維持每學期15節的補強節數?
A:每學期15節的補強節數維持不變,將用於補充課本教材增加後的授課時數。

Q:七年級的補強教材,只適用94年及95年就讀七年級的學生,融入課本後,96學年度會再修改嗎?
A:屆時屬於補強的題材將被刪除,教科書單元也會做適當的調整。
 
Q:有銜接問題的一至三年級學生,在進入銜接補強計畫前,需要作什麼準備?
A:授課老師可以在課程中加強以下內容:
一年級:?熟練基本加減法(即個位數加減心算)。
二年級:?二位數的加減直式計算(含進退位)。
?熟練三個一位數的連加。
?理解九九乘法。
三年級:?熟練三位數的加減直式計算(含雙重進退位)。
?熟練九九乘法及三位數乘以一位數,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直式計算。

星期一, 7月 25, 2005

星期二, 7月 19, 2005

教材銜接營 坊間喊價上萬

2005/7/19/B4頁
本土化的省思

柯承恩這篇文章的問題出在他認為「過度強調本土化會忽視國際化」。
這個論點許多蛋頭學者跟統派媒體都口徑一致的提出過,本土化跟國際化兩者被牠們視為是矛盾的兩件事。
柯先生倒是說對一件事,他說台灣對於鄰國的發展缺乏國際觀,但是他並沒有講真話。台灣人民缺乏國際觀不就是統派媒體從來都不報導國際新聞所致??

一邊唱衰台灣人沒有國際觀,一邊儘在媒體上專門弄些外國的奇聞軼事或八卦新聞讓台灣人從來無法對國際事務建立應有的瞭解。

看!
你們這些學者跟妓者!!
國際數學奧賽 我奪三金
91個參賽國,台灣名列團體成績第7名。

國際數學奧賽╱雄中蔡政江 連兩年金牌

星期日, 7月 17, 2005

星期四, 7月 14, 2005

中文惡化 學者專家籲搶救
加重文言文 高中生多認同

中國時報這一波主打國語文教育應該加強文言文!!
但是家長團體雖贊成家考作文,卻是反對把它算到升學成績中:
若與升學掛勾 家長團體反對

考什麼樣的作文?
明年作文 採引導式測驗
基測 明年測試加考作文
明年基測 加考一寫作題

星期一, 7月 11, 2005

命題老師:讀通一個版本就夠
數學解題 最難但合理 技巧性高重思考
英文解題 歷來最簡單 城鄉差距兩極化
@國中生數學差 高中銜接出問題

聯合報系統也跟上中時報系的腳步,一方面拼命報導中小學數學教材有問題,另一方面跟教材商(補教業者)合推相關的教材。
供應商:
門得揚科技

聯合報負責提供這網頁的單位是:
「聯合線上業務部」

星期六, 7月 09, 2005

高學費問題 藍委:預算、杜正勝 二擇一

台灣的學費很高嗎?以GNP來計算真的偏高?
還是根本是鬼扯的假議題?
難道大學什麼都應該自主,只有「學費」一項不能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