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12月 18, 2009

小時了了 大未必佳/我高中以上英文 遠遜南韓


小時了了 大未必佳/我高中以上英文 遠遜南韓

ETS TOEIC台灣區代表昨舉行記者會,指出台灣高中以上學生平均總分,差韓國一大截,尤以高中差到151分最驚人。(記者方賓照攝)

台日韓學生多益成績比較表
〔記者謝文華、胡清暉/台北報導〕台灣學生的英文程度真的「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7至12歲 堪稱亞洲第二
英國劍橋大學ESOL考試院昨天發表二○○八台灣學童英語表現趨勢報告,台灣七至十二歲學童的英語表現排名亞洲第五,但扣掉以英語為官方語言的馬來西亞、香港及印度,僅次於印尼,在世界水準之上。
但多益測驗台灣區總經理王星威指出,高中、技職校院、大學、研究所等四階段學生平均總分,都差韓國一大截,尤以高中差到一百五十一分最驚人,「台灣英語教育到了該檢討的時刻!」
多益成績 台韓差距151分
劍橋大學ESOL考試院在台辦事處經理王舒葳分析,若單獨與英語非官方語國家比較,台灣學童表現其實是名列亞洲第二,且遠遠超越中國、南韓等重要競爭對手。但ESOL數據也顯示,台灣七至十二歲小朋友的英語聽、說能力雖優於全球平均,但隨著年齡增長,讀、寫能力呈現原地踏步或退步。
王舒葳指出,台灣國、高中英語教學偏重單字背誦、文法,機械式知識記憶容易讓學生失去興趣,這也是現階段大學生英語表現不如預期的主因。另就英語師資來看,中籍老師所教導的學生,聽力需加強,外籍老師所教的學生,讀、寫相對較弱。
南韓高中 著重職場英文
統計也顯示,台灣高中、大學、研究所的多益成績比日本出色,唯一技職院校部分,台灣學生總分僅四百零八分,落後日本二年制短期大學學生達七十六分,比韓國差更多。
多益測驗主要在測試國際職場英語能力,王星威分析,韓國學生多益成績之所以急起直追,在於學校英語教學,集中火力提升「職場英文」,反觀台灣的高中英文課綱,還依照四十年前所訂,以「培養英文素養及鑑賞能力」為本。
王星威認為,四十年前,大學是菁英教育,現在大學錄取率逼近百分之百,學校英語教學應改為「就業導向」,教學生如何能靠流利的英語完成交易、賺到錢,而不是教他們會閱讀「莎士比亞」的作品。
王星威說,像高中課本納入NBA、環保、文學等文章,但學生畢業後,連公司各部門的名稱、頭銜單字都不會,「拿到一張英文名片,卻不知來者何人」。他並舉例,國內不少工廠喜歡僱用菲律賓籍工人負責包裝,因為看得懂包裝箱英文。他另表示,台灣後半段技職學校學生,甚至是「直接放棄英文」,連基本的阿拉伯數字都不會拼寫。
外貿協會培訓中心主任陳谷海則指,今年學員多益成績達到七百分以上者,找工作時,平均獲得九個以上工作機會,提升職場英文能力確實重要。

星期一, 12月 14, 2009

國文課綱公聽會/高中古文多9篇 老師直言教不完

國文課綱公聽會/高中古文多9篇 老師直言教不完

昨天在高中國文課程綱要公聽會上,台灣北社秘書長李川信(左)與台灣教師聯盟理事長吳麗惠(右)表達反對提高文言文比例。(記者張嘉明攝)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高中國文科文言文比例上限,從一百學年起將調高到百分之六十五,學生要多讀九篇古文,昨天受到台灣教師聯盟等強烈質疑。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副理事長林文虎也表示,孩子語文能力與教學方法有關,與教材無關,要改變教學就要提具體研究及數據,才能說服大家。
文言文佔65% 家長團體反對
教育部昨天在北一女舉辦公聽會,近百人與會,公聽會氣氛火爆,文言文比例改變挑動政治神經,反對和贊成兩派意見對立,但第一線老師更關心的是每週只有四小時國文課,根本教不完。
教育部課綱專案小組說明,把國文科文言文比例調高為百分之四十五到六十五,主要是延續九年一貫精神,國一百分之十五,國二百分之廿五,國三百分之卅五,才會訂高一百分之四十五,高二百分之五十五,高三百分之六十五。
台灣北社秘書長李川信質疑,若照教育部思維,難道大一要增加到百分之七十五?
全家盟副理事長林文虎認為,老師教的對,能力就會出來,他反對增加國學常識為選修,有興趣的可以到大學再學。
家長痛陳女兒受文言文苦毒
台灣母語會理事長張淑芬則痛陳,卅多年前她就苦背文言文,未料她女兒迄今仍受此苦毒,常為了背文言文背到半夜。

高中國文課綱/文言文比率 兩派交鋒

高中國文課綱/文言文比率 兩派交鋒
2009/12/11
【聯合報╱記者邱瓊玉/台北報導】
教育部研擬調整現行高中國文科課綱,昨天辦公聽會,根據教育部公布的草案,文言文比率從45%調高至65%,有教師贊同,認為連論語、孟子應改必修課;但也有人抨擊這是「大中國意識抬頭」,文言文比率應調降,雙方針鋒相對。課綱委員朱賜麟表示再開會討論。
昨天的公聽會吸引近百位教師、家長參加,除課綱委員外,玄奘大學中文系講座教授羅宗濤也擔任草案說明引言人。
根據教育部公布的高中國文九九課綱,文言文比率從目前上限50%調整至65%,文言文參考文選從40篇減為30篇,其中台灣題材由8篇減為3篇,選修科目增列「國學常識」;草案中也授權各高中自選中外文學各著,學生每學期要做閱讀報告。
中山女高退休教師譚家化表示,論語已成為世界顯學,就連美國總統歐巴馬也曾利用孟子的話致詞,但新課綱卻將論語、孟子從「必修」改為「選修」,實在不懂理由為何?
銘傳大學師培中心教授康世統認為,政府若重視人文,就應把四書五經改為必修,書法課程也應加進課綱中。
中山女高退休教師段心儀強調,按照九年一貫的課程,國中小學生應為白話文打好基礎,並涉獵一點點文言文,到高中才開始進入文學殿堂,為日後的立身處事奠定良好態度,文言文授課本就有存在必要。
台灣北社秘書長李川信則認為,許多老師常在外頭講說要搶救國文,卻把學生國文能力低落歸咎於文言文讀太少,卻沒任何數據證實兩者有關聯性,如今文言文上限比率從50%調為65%,根本就是「大中國意識抬頭」,建議文言文比例應調降。
台灣母語會會長張淑芬則以家長身分疾呼,常常看到女兒在背國文,做家長的真的很心疼,希望高中文言文比率降低。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副理事長林文虎強調,學生方法對了,能力就出來了,和題材無關,他不贊成將國學常識列入選修。

高中國文 重拾經典文學

高中國文 重拾經典文學
2009/12/10
【聯合晚報╱記者王彩鸝╱台北報導】
教育部公布99年高中國文課綱草案,文言文選才範圍擴大,也增設國學常識選修課程。圖片來源/聨合報系資料照教育部公布99高中國文課綱草案,文言文比率調整為45%到65%,文言文參考文選從40篇減為30篇,其中台灣題材由8篇減為3篇,並擴大文化經典取材,選修科目增列「國學常識」;草案也授權各高中自選中外文學名著,學生每學期要做閱讀報告。成績評量考試占七成,寫作占三成,預定99年9月實施,目前國二學生開始適用。
考試會引導教學,目前大考中心對學測和指考的命題,國文科文言文和白話文比率都遵照課綱規定,各約為50%。
大考中心副主任沈青嵩表示,99課綱文言文若改採彈性比率,對命題技術較為有利,未來大考中心的命題不會超越課綱的規定。
教育部今天下午在北一女中舉辦高中國文課綱草案公聽會,將由課綱委員、玄奘大學中文系講座教授羅宗濤擔任草案說明的引言人。
根據草案內容,99國文課綱草案的特色之一是重拾經典文學。雖然文言文選文減為30篇,但一度被取消的李斯《諫逐客書》、魏徵《諫太宗十思疏》,重新被選入,並明定每冊課文應選一課文化經典教材,選材範圍包括:詩經、左傳、禮記、論語、孟子、老子、莊子、墨子、韓非子等。此外,選修項目新增「國學常識」,且規定高一、高二至少要開一門選修課。
重視寫作能力,則是99國文課綱的另一特色。訂定高一至高三上,每學期要有四篇寫作練習,高三下也要寫三篇。老師也指導學生選讀中外文學文化名著,並要求學生每學期完成一篇閱讀報告。
高中國文科成績怎麼計算,課綱草案也有規範,日常考查、定期考查成績占70%,寫作練習、文學文化名著閱讀報告及各式作業占30%。
教育部最新公布的國文課綱,文言文上限比率從原來的50%增為65%,並大幅刪減台灣文學篇幅,被綠營人士批為「走回頭路」、「大中國意識抬頭」,教育部因此舉辦四場公聽會,希望取得各界共識,能於明年2、3月公布國文課綱方案,於99年9月開始實施 。

文言文太多 小心高中生變笨

文言文太多 小心高中生變笨
◎ 張炳陽
日前教育部新公布的高中國文九九課綱,將文言文比例上限從原來的五十%提高了十五%成為六十五%,引起了很大的爭論和反對。主張增加者認為文言文是白話文的養料,大量文言文的學習有助於白話文的閱讀和寫作。反對增加者認為文言文艱深而且脫離時代,造成學生學習的挫折感,最終影響學生的國文學習興趣。
中國自從五四提倡白話文運動以來,不論其理由有多少,真正的核心理由是:「我手寫我口」、「我口抒我心」。換言之,這裡表達了語文與人的思想的緊密關係。語文的基本表達,無論是口頭或書面是以句子為主要呈現單位,句子表達了一個完整的思想。我們知道文言文句子的語法結構和現代人的語文表達和思想方式有很大的差異,甚至大相逕庭。因此,過多的文言文閱讀,不只無助於人的思考,還會增加對一個人成熟而流利思想的阻礙。
不可否認的,現代中文有很多詞彙和成語的使用是來自文言文,但這些都已經融入現代中文之中,即使不必去讀它們原來出處的文言文篇章,我們都能運用自如。例如,當我們說:「我待人很公正,對貧富都是一視同仁。」我們不需要去讀韓愈的文章才知道「一視同仁」的意思,如果我們還要去讀原文:「是故聖人一視而同仁,篤近而舉遠。」我們不知道還能增加什麼收穫?
高中生是進入大學的前一個階段,在國際化如此快速的今天,高中三年國文課程應該善加利用,多選些優美而傑出的外國文學的現代漢譯作品,尤其是表現自由、平等、博愛和公義等人性價值的著作,以開拓高中生的視野和陶冶他們的性情,事實上中國古代的文言文篇章最缺乏的就是對這些人性價值的表現。所以,文言文不宜增加,除了應減少之外,還要對可能被選上的文言文篇章做「思想的審查」,看它有沒有傷害或不利我們的學生的心思和意念的成長。
國語文的學習除了美的薰陶之外,更包含了善的思想的塑造,最理想的學習文章是兩者兼具,也就是:除了有優美的表現形式外,又具有人性價值的內容,才是文章最理想的選擇標準。(作者為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教授)

99高中國文課綱 文言文減篇 擴大選材

99高中國文課綱 文言文減篇 擴大選材
2009-12-10
新聞速報
中廣新聞/陳映竹
爭議多時的99國文課綱,教育部日前初步確定,文言文上限比率從原來的50%增為65% ,教育部今天在北一女舉辦高中國文課綱草案公聽會,課綱委員張曉風認為,新的課綱不會侷限在某些教材,雖然多選一些她的「白話文」文章,她可以賺到轉載費,不過她認為,「文言文」是白話文的基礎養分,學生在學習階段,多學一些文言文是很好的事。
99高中國文課綱草案內容,特色之一就是重拾經典文學,參考文選李斯《諫逐客書》、魏徵《諫太宗十思疏》,重新被選入;也明定每冊課文應該從詩經、左傳、禮記、論語、孟子、老子、莊子、墨子、韓非子等,選一課文化經典教材。課綱委員、玄奘大學中文系講座教授羅宗濤表示,選修科目增列「國學常識」,讓學生的彈性更多。
課綱委員、作家張曉風指出,就他個人獲利來說,課本多選一些白話文、多選他的作品,他就能賺到轉載費。但選他的作品,還不如讓學生讀蘇東坡、柳宗元,多讀文言文對學生學習階段更有益。
張曉風表示,他的寫作有99%是白話文,文言文不多,但他仍認為,文言文是白話文很好的營養基礎。
教育部將舉辦四場課綱公聽會,今天是首場,預計在明年2、3月公布國文課綱方案,適用於99年9月入學的高一新生。

高中文言文比例增 引發砲轟

高中文言文比例增 引發砲轟

南一中退休老師王宗傑痛批文言文參考文選中不乏封建思想下的文章,怎能當做文學作品?(記者郭芳綺攝)
家長學者一致認為殘害幼苗
〔記者郭芳綺/高雄報導〕教育部新公布的高中國文九九課綱,將文言文比例上限提高15%,全國家長聯盟及台灣本土意識學者昨均高分貝反對,砲轟這是殘害國家幼苗。
新修訂的高中國文科課程綱要草案出爐,教育部昨到高雄女中舉辦南區公聽會,文言文比例提高、國學常識及授課時數,都成為熱烈討論的焦點。
針對新課綱文言文上限提高到65%,參考文選縮成30篇,南一中退休教師王宗傑批評,不僅這30篇都會被書商選中編入教材,其中和氏璧、出師表充斥帝王封建思想和過度美化,怎麼作為讓學生學習、欣賞的文學作品?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有所謂「國學」,現在已是21世紀,語文教育竟還充斥大量文言文,令人遺憾,他以沉痛心情呼籲減少文言文。
成大台文所教授蔣為文則反諷,乾脆國文系改為文言文學系。南社社長鄭正煜嚴詞批判,現代教育學的是文字符號學,並沒有學習到文學深處的心靈,現在作文只要很會援引古文都能得高分,反而真正有文學思考的孩子,分數都很低。
台南市議員李文正數度拍桌說,文言文是違反世界潮流,孩子讀多了這種古文,沒有反思能力,競爭力落後,怎麼跟世界接軌?就連對岸中國的文言文比例都只佔了20%,台灣竟還不斷強逼孩子讀文言文,痛批這是「胡搞」。
全國家長聯盟代表馬成麟說,因文言文比重多,孩子從國中就得補習,讓孩子聞文言文色變,應該引導孩子喜歡文學,學習才有意義。
有些第一線的教師認為,這端看老師怎麼教,有的覺得無奈又焦慮,說再多還是要回歸大考的基本面,只求盡量教好孩子,考到好學校。

國文課綱文言文比率調高 師轟、爸媽怨

國文課綱文言文比率調高 師轟、爸媽怨
2009/12/12
【聯合報╱記者林秀美/高雄市報導】
「文言文過多,讓孩子卻步」,高中國文科課程綱要南區公聽會昨天在高雄舉行,會中炮聲隆隆,家長代表抱怨孩子國中就開始補習國文;高中老師也不滿考試領導教學,讓老師很焦慮;台南市議員李文正更指稱,政治干預教育,與現實脫節,害學生畢業不易找到工作。
據教育部公布草案,文言文比率將修正到45%至65%,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常務理事馬成麟說,國文內容應該多元,文言文比重這麼高,讓很多孩子望文興嘆;為就讀明星高中,只好國中就開始補習國文、作文,壓力大到根本無心欣賞文學之美。
「學校另開設文言文研習社,讓有興趣的學生參加就好了」,馬成麟說,很多家長看到孩子在背國文,非常心疼,希望高中文言文比率降低。
李文正和南社社長鄭正煜都抨擊,國文編排充滿封建思想,難以教出有創意思考的學生。「全世界有那個國家是用注音符號寫文章? 」李文正痛批,政治干預教育,不但老師教得辛苦,學生更是補習補得很痛苦,他講到激動處還拍桌摔講義。
台南一中退休老師王宗傑說,諸葛亮的「出師表」,在他眼裡根本不是文學作品,不過是古早的公文,「面對阿斗皇帝戰戰兢兢,符合現代教育嗎? 」
也有不少老師建議增加母語比率,包括台語、客語及原住民語。一名國文老師直言,考試沒有範本,讓老師壓力很大,擔心教得不夠。
課綱委員廖美玉說表示,委員對於國文課綱沒有意識形態,對於各方意見,教育部還會再開會討論。

星期四, 11月 12, 2009

洪蘭:不想讀,就讓給別人吧?

洪蘭:不想讀,就讓給別人吧?
作者:洪 蘭  出處:天下雜誌
學生的敬業就是做好學生的本分,父母出錢讀書、國家出錢蓋了教室、買了儀器栽培,要好好學習,這不是八股,是做學生的基本要求。如果不想讀,何不把機會讓給想讀的人呢? 尸位素餐是最可恥的。
advertisment

看到香港城市大學來台灣招募好學生並提供十萬港幣的獎學金,真是心裡一驚,「十年河東轉河西,莫笑窮人穿破衣」,以前是香港學生來台灣讀書,現在是我們去香港讀書了。這也難怪,現在全世界的大學都在搶人才,因為十九世紀的財富在土地;二十世紀的財富在勞力;二十一世紀的財富在腦力,列強因殖民地而致富,我們也因加工區做代工而經濟起飛,現在更要靠創意來致富了。因此各大學祭出各種優惠條件,網羅第一流的人才,甚至派出「學探」,像星探或球探似的,去全球尋找。在國際競爭這麼激烈的時候,我們的大學生卻沒有感受到這股壓力,令人擔憂。最近去一所台灣最頂尖的醫學院做評鑑,發現上課秩序極不好,已經打鐘了,學生才姍姍來遲,進來後,有人吃泡麵、有人啃雞腿、有人打開電腦看連續劇、有人趴在桌上睡大覺。打手機、傳簡訊的就更不用說了。遲到的同學不是悄悄在後面找個位子坐,而是大剌剌走到他座位的那一排,叫坐在外面的同學起來讓他進去,絲毫不尊重同學的上課權。想不到現在連音樂廳、戲劇院開始表演了都不准進場,怕侵害到觀眾和表演者的權益,知識的殿堂反而更隨便,自由進出,好像菜市場,視授課老師為無物。我看不下去,起身離開,後來好奇,再回去看原先睡覺的同學有無醒來上課,結果發現不但原先睡的沒起來,又陣亡了更多。假如這是我們大學生的上課態度,我們拿什麼去和別人競爭?
學生也應該「敬業」
就業最重要的是「敬業」,因為那是一種負責任的態度,在早上八點的晨會,我們發現醫生們不但遲到,連白袍都沒穿,當然也還沒去巡病房。醫生的責任是照顧病人,以往是七點先巡病房,八點再來晨會,現在即使來了也是坐在最後面做自己的事,紀律的鬆散令人咋舌。看到這個現象,就了解為什麼台大的校長在歡迎新生時,講的不是如何立志做大事,而是晚上不要熬夜、不要翹課、要替媽媽洗碗……,這些是我們對小學生所講的話,假如大學生要這樣教,我們的大學生還叫大學生嗎?那種「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讀書人抱負到哪裡去了?敬業是個最基本的做事態度、是個操守,不敬業的人,能力再好也不會成功,對醫生來說,還會害死人。學生的敬業就是做好學生的本分,父母出錢讓我讀書、國家出錢蓋了教室、買了儀器栽培我,我要好好學習,這不是八股,是做學生的基本要求。如果不想讀,何不把機會讓給想讀的人呢? 尸位素餐是最可恥的。看到學生浪費他們自己的生命,也浪費國家的資源,就很難過,曾經有人擔心我們下一代會去別的國家做台傭,假如我們自己不覺醒,這個擔憂就可能不是杞人憂天了。

台大醫學生不敬業 洪蘭痛批

台大醫學生不敬業 洪蘭痛批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220909
2009/11/09 【聯合晚報╱記者王彩鸝╱台北報導】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圖片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當全世界的大學都在搶人才時,台灣最拔尖的大學生上課姍姍來遲,進教室還在吃泡麵、啃雞腿、打開電腦看連續劇、或趴在桌上睡覺…,這些畫面讓醫學院評鑑委員、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實在看不下去,發表文章痛指台大醫學院上課不認真的學生「尸位素餐」,下一代到國外當「台傭」的擔憂,將不會是杞人憂天。
不警覺國際競爭激烈 上課睡覺的一堆「陣亡」
2009年醫評會 (TMAC)醫學院評鑑10月上旬展開,19至22日訪視台大醫學院,擔任評鑑委員的洪蘭親眼看到學生上課百態後,在最新一期天下雜誌發表「不想讀,就讓給別人吧?」一文,直指學生應「敬業」、好好學習,因為父母出錢讀書、國家出錢蓋了教室、買了儀器栽培,就要好好學習,「這不是八股」。「如果不想讀,何不把機會讓給想讀的人呢?尸位素餐是最可恥的」。
洪蘭說,看到香港城市大學來台灣招募好學生並提供10萬港幣的獎學金,真是心裡一驚,「十年河東轉河西,莫笑窮人穿破衣」,以前是香港學生來台灣讀書,現在是我們去香港讀書了。
洪蘭憂心,當國外大學派出「學探」到全球網羅人才,國際競爭如此激烈,我們的大學生卻沒有感受到這股壓力。
她文章中描繪台大醫學系學生的上課百態包括:「已經打鐘了,學生才姍姍來遲,進來後,有人吃泡麵、有人啃雞腿、有人打開電腦看連續劇、有人趴在桌上睡大覺。打手機、傳簡訊的就更不用說了…」她看不下去,起身離開,後來好奇再回去看,發現不但原先睡的沒醒來,而且「陣亡」更多。
不尊重同學的上課權 遲到了還大剌剌進出
洪蘭看到遲到的同學不是悄悄在後面找位子坐,而是「大剌剌」叫坐在外面的同學起來讓他進去,「絲毫不尊重同學的上課權」。
她今天告訴本報記者,她也是台大畢業的,了解台大醫學系學生上課有固定座位,但她認為到音樂廳、戲劇院看表演,觀眾也有固定位子,但表演一開始就不准進場,因為怕侵害到觀眾和表演者的權益。她認為,知識殿堂更不該如此隨便,遲到了還自由進出,「好像菜市場」,既不尊重老師,也不尊重其他同學的受教權,更是不尊重自己學生應有的本分。
不僅台大醫學系學生上課不敬業,洪蘭文章中,更指醫生也一樣不敬業,早上8時開晨會,評鑑委員卻發現「醫生們不但遲到,連白袍都沒穿,當然也還沒去巡病房,紀律的鬆散令人咋舌」。
她強調,敬業是最基本的做事態度和操守,不敬業的人,能力再好也不會成功,醫生不敬業,還會害死人。
洪蘭文章只提到最近去一所「台灣最頂尖的醫學院」做評鑑,今天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證實,文中指的是台大醫學系,她寫了文章後就關掉手機,也不收email,並做好「不要去台大看病了」的心理準備,更自我解嘲說,「以後要做好保健,不要生病」。
她沈痛的說,台大是她的母校,但她堅持「知識分子要說真話」,看到不對的事不說出來,就變成「共犯」。
學生上課吃東西、打瞌睡,難道教授都不管?洪蘭指出,這是「制度」的問題,大學教師的升等評鑑,有一部分是讓學生來打分數,造成年輕老師不敢得罪學生。
最令她憂心的是,政府花五年五百億拚卓越大學,台大不能只拚世界百大,學生品德卻沒教好,這樣的教育「走偏了」、「很危險」。

星期日, 11月 01, 2009

2009上海交大世界大學排名

上海交大世界大學排名 成大進步88名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219613
2009/11/01
【聯合報╱記者陳智華/台北報導】
上海交大最近公布2009世界大學排名,台大是兩岸三地唯一在兩百大以內的學校,從去年的164進步到今年的150名,台灣進榜大學多數都進步,成大因高被引學者(論文被引次數高)。分數大增,排名躍進到262名。
前三名都是美國大學,哈佛仍蟬聯世界第一,史丹佛第二,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第三;英國劍橋大學排第4,是非美國大學排名最高者;日本東京大學亞太第一,世界第20。
兩岸三地唯一進兩百大的是台大,仍居兩岸三地榜首,一百名之後沒有詳細排名,經各項分數加總,台灣共7所大學進五百大,大陸則有18所,大陸排第一的是北京清華206名;香港除了港大、中文和科大在300名內,香港理工327名,城市大學385名。
上海交大排名強調學術、研究,評鑑指標校友獲諾貝爾獎和費爾茲獎數量占10%;教師獲諾貝爾獎和費爾茲獎數量占20%;各學科領域被高度引用教師數占20%;科研成果占40%,包括發表在Nature和Science 期刊論文數等。
高教評鑑中心兼任研究員黃慕萱分析指出,台灣多數大學進步是因為論文數量增加,大陸成績進步的大學也是如此,但有諾貝爾獎得主任教的20分,兩岸三地加上新加坡,全部都是零分。
黃慕萱說,成大進步88名主要是有兩位高被引學者,包括教授邱成財和校長賴明詔,兩人讓成大這個項目從去年的0分變成10.3分,跟台大一樣。
【2009/11/01聯合報】
----------------------------------------------------
2009上海交大世界大學排名(學校學術研究的比重較高)
第一:台大(150名), 第二: 成大(262名), 第三: 清大(297名)
2009科研世界大學排名(學校學術研究的比重較高):
第一:台大(102名), 第二: 成大(307名), 第三: 清大(347名)
2009泰晤士報世界大學排名(學校聲望的比重較高):
第一:台大(95名), 第二: 清大(223名), 第三: 成大(281名)

星期六, 8月 22, 2009

2009年教學卓越計畫



技職教學卓越 32校補助15億
2009/08/15
【聯合報╱記者陳智華/台北報導】


教育部昨天公布98到99年度技職校院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審核結果,32所學校獲得約15億6091萬補助,以台北科技大學8千萬居冠。
教育部在95年到97年推動第1期技職校院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每年約花14億元補助4成、約30到31所學校。
教育部技職司長陳明印說,今年起補助款項從特別預算改成公務預算,補助總金額下降,一年從原來13、14億降為9億,且以後2年一期。
陳明印表示,98到99年度補助計畫為一年半,共有國立8校、私立24校獲得補助。今年新增7校包括中州技術學院、育達科大、景文科大、華夏技術學院、嘉南藥理科大、輔英科大和德霖技術學院。
去年獲補助6校今年未進榜,包括台北護理技術學院、長庚技術學院、東南科大、萬能科大、中台科大及大仁科大等,陳明印強調,「因為其他學校進步更多。」
學校這次獲補助金額在3千萬到8千萬間,包括雲科大、南台科大等金額都減少,陳明印表示,這是因為補助總金額減少。
但台北科大等少數學校獲補助金額增加,台北科大從去年的7千萬增為8千萬,技職司表示,該校試辦進用業界教師,實施之後,有相當成效。
陳明印表示,教卓計畫需初審與複審,先由教育部邀集學者專家成立審查小組,根據各校所提計畫進行書面審查,66校提出申請計畫,44校通過初審,再經簡報會議和實地訪視,最後32校通過。
陳明印說,技職校院推動教學卓越計畫成果不錯,包括學校成立發展教師教學知能專責單位,建立教師評鑑及教學評量辦法;建立大一新生輔導機制,協助學生訂定學習計畫;課程大綱100%上網;建立健全課程規畫機制等,都可以看到許多具體的成效。
評論:除了補助金額,「排名」的變化,不知道有沒有人注意到?有些人大幅進步,有些人逐漸後退。

星期三, 5月 06, 2009

教改白老鼠 大一數理直直落

教改白老鼠 大一數理直直落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192539
【記者薛荷玉/台北報導】
今年的大一學生水準特別差?在大學教了10餘年物理的邱韻如表示,大一生是建構式數學實施的第一屆,又是九年一貫國中的第一屆,可說是最「白老鼠」的一群,數理程度明顯變差。
長庚大學通識中心物理科教授邱韻如昨天在教改論壇召開的記者會中指出,今年大一生數理程度特別低落,立刻得到東吳大學物理系教授劉源俊的共鳴,表示在教學第一線的確發現同樣現象。
邱韻如表示,建構式數學在85年9月正式推動,當年的小一生在91年進國中時,不幸又碰到新課綱,雖已在國中、高中階段針對數學補救教學,但恐怕還不夠,「大學還要再補救。」
不只大學新生水準降低,教改聯盟對國內學者論文「重量不重質」的問題感到憂心。台大名譽教授劉廣定說,國內最近探討波蘭醫學院在台招生問題時,一再質疑波蘭醫學教育水準,但事實上,台灣臨床醫學論文的RI值,即10年內被引用次數和國際平均值相較為-36,不但遠低於國際平準,比起波蘭的-7也還差得遠。
台大心理系教授黃光國則直指國內教師評鑑只看SCI、SSCI論文數,是造成重量不重質的主因;台灣忝為全世界大學及大學生密度最高的地方,共有160餘所大學,論文數量自然比僅有4所大學的挪威、6所大學的以色列高,但提到論文被引用率,卻只有泰國、菲律賓、印尼等東南亞國家水準。
【2009-05-04/聯合報/A14版/教育】
-------------------------------------------------------
還在建構式數學?到底有完沒完?
對啦,是要補救教學,補到進墳墓都還要加強......

星期六, 4月 18, 2009

台灣學生參加AMC 再創佳績

台灣學生參加AMC 再創佳績
2009/4/13自由時報
AMC十、AMC十二成績公布,除了年紀最輕的陳伯恩沒到場外,獲得滿分及高分的同學們昨天拿著獎狀一起合照。(記者胡清暉攝)
〔記者胡清暉/台北報導〕台灣學生參加二○○九年美國中學數學分級能力測驗(AMC)再創佳績,AMC十(相當於高一程度)滿分十七人,占全球滿分的二十二%,AMC十、AMC十二(相當於高三程度)的高中組比全球平均分數高出二十至三十分。
承辦AMC在台測驗的九九文教基金會解釋,AMC十、十二的滿分均為一百五十分。台灣的AMC十平均分數為一○○.七分,比全球平均的七十.四分,高出三十.三分;至於台灣在AMC十二的高中組平均八十九.八七分,也比全球平均高出二十一.九分。
滿分同學之中,年紀最輕的是新竹科學工業園區實驗高中附設小學部六年級的陳伯恩。基金會表示,這是國內首次有小學生拿下AMC十的滿分。陳伯恩從小在國外長大,父親是交通大學教授,也是滿分學生中唯一採用英文試卷的學生。
同樣獲得AMC十滿分的台北縣溪崑國中游育豪、台中市五權國中張庭瑋,都是國二學生,兩人從小就對數學很感興趣,喜歡挑戰很難的題目,其中張庭瑋甚至曾花了三、四天的時間思考一題數學題目的解答。
在AMC十二的部分,台灣沒有人獲得滿分。最高分是來自雲林私立福智高中高三學生劉又中。他只差一題未作答,拿到一百四十五.五分,已透過繁星計畫錄取台大數學系。
劉又中表示,他從國二起就念佛教學校,早上五時半起床,起床後讀四書五經,平日要拔草、種菜、打掃等勞動服務,校內沒有電視、報紙,晚上九時半睡覺,平日會安排老師課後輔導,生活規律,加上自己對數學很有興趣,因此,在數理方面的表現不錯。
九九基金會分析,雖然AMC十滿分人數較去年的二十六人減少,但今年滿分學生分布各地,還包宜蘭、花蓮等過去少有學生滿分的東部縣市。

AMC?

新聞辭典︰AMC
●全美中學數學分級能力測驗,美國為主辦國,台灣考區委託民間教學基金會承辦,每年舉辦考試,用來評量各地區學生的數學能力,許多名校都會指派學生應試。
宜蘭考場今年設在蘭陽女中,依年齡分組考試,高中程度分成AMC10、AMC12等2個組別,AMC10考生以高一學生為主,AMC12多為高三學生,台灣考區本屆的AMC12級別無人滿分。(資料來源:羅東高中,記者江志雄整理)

星期日, 4月 12, 2009

日本調查》國小學英語 國中未必好

日本調查》國小學英語 國中未必好
2009/04/12
【聯合報╱記者陳智華/台北報導】
愈早學英語效果愈好?教育部電子報最近報導,一項調查指出,日本約7成國中英語教師認為,即使國小開始實施英語教育,學生將來也不會變得比較會說英語。
日本新學習指導要領從2009年度以國小5、6年級為對象,開始教英語,日本最大規模通訊教育Benesse公司2008年7月至8月間,以日本全國公立國中約3600名英語教師為調查對象,詢問相關問題看法。
4月4日公布調查結果顯示,約7成國中英語教師認為國小英語教育無效,也呈現國中小之間深刻的認知隔閡。
調查結果指出,針對當地國小實施的英語教育,48.5%受訪老師回答「知道」;對國中小學英語教師的交流,有28.6%回答「有集合交流機會」,25.6%回答「有去參觀教學」,呈現出國中小間幾乎沒連繫合作實際狀況。
再者,有約8成國中教師認同「習慣聽英語」的國小英語教育可以達到英語教育效果,但是,卻有42.1%不認為「國中的英語教學變得更為順暢」;顯示出國中小英語教育不具連貫性。也只有24.3%認為「將來能說英語的日本人會增加」。
另一方面,針對國中教師本身的英語指導方法,有超過4成回答「重要的是指導學生喜歡英語」,相對地,教學方式是以「讀音」、「文法練習問題」及「發音練習」等為多。
「唱英語歌曲」、「演講」等實踐性教學只有4成左右,顯示出教師想要教導學習英語的樂趣和考試對策教學的魚與熊掌兩難選擇。Benesse分析指出,為期提升國小英語教育效果,必須思考與國中的具體連繫合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