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9/13國語日報頭版
陳康宜、楊惠芳/臺北報導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昨天公布「兒童校園霸凌者現況調查報告」,發現國中小校園有百分之七的學生經常霸凌或每天霸凌同學,以此推估,全臺至少有兩萬名「校園小霸王」,平均每班有兩名霸凌者。 調查顯示,校園最常見的霸凌方式是關係霸凌,如排擠同學;其次是言語霸凌,如幫同學取難聽綽號;另有三成霸凌者會對同學施以肢體霸凌,如推打同學。 小五的「阿德」說,曾看過同學跟別人要零食不成,就推對方。小六「阿剛」也說,聽到隔壁班同學罵別人「長得像豬」。 兒盟指出,造成校園霸凌者的三大原因是校園暴力、家庭衝突、個人偏差,包括常與同學打架,來自威權式管教家庭,誤以為有仇一定要報。其中還有三成五霸凌者表示過去曾被欺負,顯示可能是反擊型霸凌者。 除了校園霸凌,網路世界也出現霸凌問題,像是公布別人祕密,匿名威脅別人,或故意寄病毒給別人等。 這項調查在六月進行,以問卷方式抽樣北中南東的國中小學生,回收一千九百一十九份有效問卷。 兒盟執行長王育敏表示,被霸凌的兒童,第一時間可向對方反映,說自己不喜歡這樣的嘲笑或對待,也可反問對方「如果換成是你,你會怎麼想?」她提醒兒童,千萬不要以暴制暴。 教育部訓委會常委柯慧貞提醒教師,要學習辨識被霸凌學生可能表現出來的求助訊息,例如行為退縮、身體外傷等。